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
一、2022年度工作总结
2022年,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4年)》的相关要求,在贵州省红十字会的业务领导下,在贵州省民政厅的行政指导下,紧紧围绕“人道资源动员及项目实施”“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运营管理”“红十字文化传播及法规宣传”“红十字人道公益创新项目建设”四项核心任务开展工作,认真履职,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计划任务。现将相关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人道资源动员及项目实施
积极抓好“博爱助医”“博爱助学”“博爱助困”等基金项目的策划、编制、劝募、实施工作,在维护好原有86支基金(项目)的前提下,全年新增基金(项目)17支,基金会的“博爱”系列基金(项目)累计达到了104个。截止2022年12月21日,基金会全年共完成人道资源款、物、服务筹募1.15亿元,落地总执行完成1.06亿元。完成基金会理事会下达的全年人道资源款、物、服务筹募6800万元基础计划任务的170.01%,完成全年落地实施6800万元基础计划任务的157.32%;完成贵州省红十字会下达给基金会的全年人道资源款、物、服务筹募1亿元拓展计划任务的115.61%,完成全年落地实施1亿元拓展计划任务的106.98%。惠及十多万名乡村、社区困难群众;老年人、病患人员、妇幼人员、残疾人员;学生、教师、军人、警员、工人、医护人员等,为全省脱贫巩固、乡村振兴,为人道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1.原有基金(项目)的维护、推进
截至目前,原有“博爱”系列基金(项目)86支,共筹募人道资源款物10012.55万元,实施9749.46万元。
(1)根据贵州省红十字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在全省继续深入开展“红十字医疗救助进乡村、社区活动”的通知》,基金会积极推进、维护“博爱助医”之“华夏医疗爱心基金”“癫痫病患者康复基金”“东方骨健康基金”“林东健康救助基金”“光明视界公益基金”等54支助医基金(项目);已筹募款项651.29万元,实施644.10万元,组织爱心医疗机构、爱心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开展了“红十字医疗救助进乡村、进社区活动”160多场次,为160多个困难乡村(社区)的10多万名群众进行了疾病筛查,为3400多名骨病、癫痫病、甲状腺、脊柱侧弯、脑瘫、偏瘫等疾病患者提供了基金救助。
(2)积极推进、维护“博爱助学”之“麦迪英语教育基金”“博爱图书室”“科创研学基金”等12支助学基金(项目)。已筹募款、物、服务8060.45万元,实施8089.14万元,惠及数万名师生。
(3)积极推进、维护“博爱助困”之“人体器官捐赠者困难家庭人道救助基金”“医疗设备升级帮扶基金”“黔货出境电商扶持基金”“敬老助老 健康扶助公益基金”等15支助困基金(项目);已筹募款、物、服务1291.96万元,实施965.01万元,惠及近千个人体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庭、老人、农村合作社、基层医院等。
(4)积极推进“爱国拥军促进基金”“抗战老兵关怀计划”“生命健康教育基金”“曲艺事业发展基金”“合唱事业发展基金”等5支其他类别基金(项目);已筹募款项8.84万元,实施51.20万元。
2.新拓展基金(项目)
新拓展“椎间盘突出救治基金”“毕节友谊助医基金”“民生医疗救助基金”“视康光明基金”“明眸眼健康基金”“守慎助医基金”“肿瘤防治基金”“颈肩腰腿痛救治基金”“爱眼光明基金”“热血筑军魂 爱眼助丛戎”等10支“博爱助医”基金,共筹募人道资源款项754.14万元,实施378.11万元。组织了新拓展的爱心医疗机构、爱心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开展“红十字医疗救助进乡村、进社区活动”200多场次,为300多个困难乡村(社区)的10多万名群众进行了疾病筛查,为5800多名椎间盘、血透、眼科等各类型疾病患者提供了基金救助。
新设立的“大健康事业发展基金”“博爱教育基金”“健康圆梦基金”“心灵关爱基金”“博爱云·中华飞手基金”“救心AED人道公益基金”“疫情防控募捐活动”“普济助医基金”等其他基金(项目)8支,共计筹募人道资源款、物、服务508.26万元,已实施316.53万元。
(二)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运营管理
1.“博爱云”技术维护
受贵州省红十字会委托,继续监管“博爱云”技术运维团队,确保该团队从服务器维护、数据备份、系统升级、故障修复、漏洞修复、SEO优化、安全维护等方面,提供7*24小时技术运维服务。9月贵阳贵安疫情期间,“博爱云”平台访问量持续增加,“博爱云”技术团队进行了两次扩容,第一次增加带宽50M、CPU8核、内存32G,第二次再增加带宽50M、CPU16核、内存64G,保障了“博爱云”平台的稳定、流畅运行。
2.“博爱云”平台安全保障
“博爱云”技术团队加强春节、疫情、国庆、“二十大”期间网络安全的重点防范工作,及时修复平台系统漏洞,更新防火墙。截至目前,“博爱云”平台今年共抵御各类网络攻击600余万次,保障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博爱云”分云平台裂变分享
为助力全省红十字系统数字化升级,“博爱云”平台今年新增开发裂变出“博爱云·贵阳”“博爱云·黔南”“博爱云·晴隆”等分云平台57个。截至目前,“博爱云”已开发裂变出省级、市州级、县(区、特区)级分云平台100个。2022年下半年,受安顺市红十字会、黔南州红十字会邀请,经请示贵州省红十字会,基金会协请“博爱云”运维中心、运营中心为安顺市、黔东南州红十字会及其下属各县、区红十字会负责人作了“博爱云”大数据综合平台运营工作培训,就“博爱云”平台的框架设计以及大病救助、公益项目、博爱商城、公益动态等功能板块进行了详细介绍。
4.“博爱云”平台运营
截止目前,“博爱云”的“公益项目”功能板块共发布基金筹资项目16个,年度完成率为320%;“公益动态”“文化法规”等栏目内容信息更新发布7287条,年度完成率115.1%;“大病救助”“博爱商城”等功能板块发布项目37个,年度完成率185%。开设了《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团结奋斗——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贵州省红十字会2022年“民法典宣传活动月”》共4个专题,年度计划完成率133%。
5.助力省会网站及公众号运营
今年,基金会派遣三名员工,分批到省会组宣部助力省会信息化工作,截至目前,在贵州省红十字会官方网站编辑、发布全省红十字会工作信息累计1566条;在“贵州红十字”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编辑、发布、推送文章累计1310余条,并保证了每天发布、推送。9月贵阳贵安疫情期间,回复公众号后台私信819人次、756条。
6.基金会网站及公众号维护
截至目前,基金会网站及公众号共计编辑、发布、推送文章累计931条次。9月贵阳贵安疫情期间,回复公众号后台私信695人次、1052条。
(三)红十字文化传播及法规宣传
1.基金会高度重视红十字文化法规传播工作,积极策划新闻报道,自采编新闻、信息58条。借助省会已经形成的“一网”(贵州省红十字会政务官网)、“一微”(“贵州红十字”微信公众号)、“一平台”(“博爱云”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PC端和移动端)以及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官网、官微,借助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名人大V自媒体等的信息化通道,累计转发200多次,积极宣传百年“红十字”品牌,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2.2022年,新设立“专项基金志愿服务工作站”9个,共招募700多名红十字爱心志愿者,通过工作站推荐,救助了5500多名各类型困难疾病患者;举办了70多场次基金项目志愿者红十字文化法规培训会、座谈会、研讨会。为600余名爱心志愿者进行培训,积极宣传红十字文化法规。
3.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基金会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宣讲、学习会10余次,为基金会及驻会合作机构干部职工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四)红十字人道公益创新项目建设
1.贵州红十字博爱商城
2022年,在贵州省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市(州)红十字会、爱心合作机构以及“贵州红十字博爱商城”办公室的积极推进下,博爱商城线下入驻了来自全省9市(州)、88个县(区)的1000多种农户土特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销售,目前已实现线下销售金额为40多万元。
2.贵州省红十字生命健康教育培训学校
“贵州红十字生命健康教育1(应急救护)+N(健康知识)培训”方面:在去年对贵阳铁路公安处、贵州财经大学200多人提供培训的基础上,今年又对毕节市各县、区红十字会、贵阳市救助站、贵州部分高校等160多人提供了生命健康教育1+N培训;同时,举办了首期生命健康教育1+N培训(国际班)。
在“贵州红十字生命健康教育2(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证+N(健康知识)培训”方面:原拟定于12月24日至30日召开为期7天共60人的首期培训,但由于疫情原因,延期举行,待疫情相对稳定后,即可开展培训。
3.其他系列人道公益项目的建设
助力筹建“贵州弘博汇汽车服务中心”,组建“贵州红十字博爱车友会”,呼吁大众自愿加入“贵州红十字博爱车友会”,为志愿自驾私家车辆,为抗疫、救援、救护、救灾提供服务的爱心志愿者,提供系列公益服务。截至目前,“贵州红十字博爱车友会”注册会员、爱心志愿者500多名,为爱心志愿者提供免费洗车服务2000多车次,提供免费补胎、救援服务100多车次。
4.助力基地内部环境建设
为助力省会迎接总会领导前往贵州省红十字会备灾救助服务基地视察工作,基金会积极协调爱心合作伙伴单位贵州弘博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助力,美化基地内部环境,针对基地A、C、D栋乱石、杂草及部分墙面脱落、脏乱区域进行修整,并在基地C、D栋入口崖壁雕刻“贵州省红十字会基地”字样,设计、建造三级瀑布池、安装道牙石、防腐栅栏,铺设草皮、种植鲜花等;针对外墙部分,重新翻新粉刷,安装防雨发光宣传栏。
(五)其他工作
(1)助力贵阳贵安疫情防控
自9月1日贵阳贵安疫情发生以来,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根据贵州省红十字会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在要求全体员工配合省、市疫情防控联动办公室“静默管理”“三天两检”“居家隔离”等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基金会工作实际,作出“力所能及,参加战疫”的工作部署。在省红十字会党组分管领导下,基金会分工协作、相互助力、积极补位,高质量、高效率开展疫情防控筹资、执行工作;随时配合省红十字会进行舆情防控、网络安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等方面工作。
1.疫情防控人道资源动员及实施
在贵州省红十字会、贵州省民政厅的指导下,专项发起成立了“贵州红十字疫情防控募捐活动”,并报经民政部“慈善中国”备案,获得公开募捐备案号:5352000033741652XLA22005。
截至10月14日,“贵州红十字疫情防控募捐活动”通过基金会微信公众号、“博爱云”平台、银行对公账户,共计筹募疫情防控款、物总价值3244036.59元,其中,接收捐款1866552.59元,接收物资捐赠1377484元。
其中,向全省涉疫地区红十字会直接拨付捐款1226288元,涉及贵阳、毕节、遵义、黔南、黔东南等5个市州级红十字会,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息烽县、开阳县、修文县、黔西市、七星关区、赫章县、纳雍县、金沙县、黎平县14个区县级红十字会。除此之外,还向贵州省红十字志愿服务联合会、贵州省红十字会备灾救助服务中心直接拨付捐款20万元。
从“贵州红十字疫情防控募捐活动”专项资金中拨款346087.40元,根据基金会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经询价、比价等程序,采购了血氧饱和度检测仪、抗原试剂、防护服、面罩、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以及方便面、牛奶、面包等基本生活保障物资,分别向贵阳方舱医院、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第二女子监狱、云岩区教育局等单位捐赠。
动员贵州良友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贵阳市明彻学会、贵州天恩母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贵州一树药业有限公司、贵州刺梨家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爱心机构,定向为贵阳市云岩区卫健局、云岩区渔安街道办事处、云岩区妇幼保健院、云岩区人民医院、南明区花果园街道办事处等15家疫情防控单位、社区、卡点捐赠了价值1377484.00元的防疫物资、生活物资。
2.组织战疫志愿服务及外宣工作
在疫情期间,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按照贵州省红十字会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与贵州省红十字志愿服务联合会共同制定战疫联动机制,同时,还动员贵州红十字癫痫病康复基金、贵州红十字椎间盘突出救治基金、贵州红十字林东健康救助基金、贵州红十字华夏医疗爱心基金、贵州红十字石阡良友爱心基金等18家基金管委会志愿者及中央驻黔媒体、省内主流媒体、上级主管部门官方媒体、微博自媒体等,组织疫情防控志愿者2000余人次,开展了核酸采集、转运病人、搬运物资、技术保障、战疫宣传等工作;协请贵州弘博汇汽车服务中心为部分疫情防控物资提供了场地保障;基金会三名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就地参加了各自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在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基金会还协助“博爱云”内容运营团队,积极宣传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博爱云”平台共转载全省主流媒体、各级红十字会发布的疫情防控新闻稿件138条。同时,基金会及时跟踪款物筹募、捐赠动态,深入挖掘“贵州红十字疫情防控募捐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细节和感人故事,及时采写基金会原创疫情防控新闻稿件共计21条,在贵州省红十字会官网、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官网、“博爱云”平台、“博爱云”微信公众号、“博爱黔山”微信订阅号上发布;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人民网、中国网等中央驻黔媒体,天眼新闻、动静新闻、百姓关注新闻客户端等省内主流媒体,省民政厅、省慈善联合会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媒体,新浪微博百万粉丝博主等自媒体转载共计42条次。
(2)参加腾讯99公益日
根据贵州省红十字会转发的《中国红十字总会办公室关于红十字系统参与2022年“99公益日”活动的通知》要求,基金会积极动员参加。99公益日期间,组织了三个人道公益项目上线,历经9月7日、8日、9日三天的全国慈善组织“网络筹募大比拼”,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发起的三个人道公益项目圆满收官:共计筹募善款1638218.01元,其中,爱心人士捐赠1470585.33元,腾讯公益基金配捐167632.68元;累计有10792人次为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捐赠;超额完成原定150万元的筹募任务。
(3)参加社会组织等级评定
自2017年12月8日,我会被省民政厅评定为AAAA级社会组织以来,根据业务主管单位贵州省红十字会党组的要求,一直依法依规治会,努力向AAAAA级社会组织的目标迈进。
2022年8月,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基金会高度重视,积极规范、有序地进行了各项评级准备工作,2022年11月8日,被贵州省民政厅评定为全国社会组织最高等级的AAAAA级基金会。
(4)确定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县
近年来,在省红十字会党组的领导下,基金会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爱心力量,一直参与贵州省红十字会对黎平县中潮镇兴隆村、上黄村以及遵义市播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定点帮扶工作。
12月6日,根据贵州省民政厅、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动员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贵州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的相关要求,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与织金县人民政府、剑河县人民政府签署了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形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结对关系。根据战略合作协议,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将从产业项目合作、人才智力服务、慈善公益活动、生态环境治理、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文化服务等几个方面助力签约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通过合作互动、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二、2023年度工作计划
2023年,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将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贵州省红十字事业五年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在贵州省红十字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人道资源动员及项目实施”“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运营管理”“红十字文化传播及法规宣传”“贵州红十字人道公益创新项目建设”“党组织的建设”五项任务开展工作,创新人道资源动员模式,动员更多的人道力量参与红十字事业,为全省脱贫巩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时确保完成省会下达的全年人道资源款、物、服务筹募的任务。
(一)人道资源动员及项目实施
积极抓好“博爱助医”“博爱助学”“博爱助困”等基金项目的策划、劝募、实施工作,使各项基金实现良性循环,为爱心机构、爱心人士参与人道公益事业提供持续的动力。完成2023年基金会理事会下达的筹募、执行人道资源款、物6800万元的基础计划任务及省会党组下达给基金会的全年筹募、执行人道资源款、物、服务一亿元的拓展计划任务。
1.继续推进原有基金项目
(1)继续推进“博爱助医”之“华夏医疗爱心基金”“癫痫病患者康复基金”“东方骨健康基金”“林东健康救助基金”“椎间盘突出救治基金”“光明视界公益基金”等54支助医基金(项目)。计划筹募200万元以上,为2000名骨病、癫痫病、甲状腺、脊柱侧弯、脑瘫、偏瘫等疾病患者提供基金救助。
(2)继续推进“麦迪英语教育基金”“博爱图书室”“科创研学基金”“博爱云·中华飞手基金”等14支助学基金(项目)。计划筹募5000万元以上,为10所中小学校捐赠援建博爱图书室、麦迪英语学习卡、培训基金等。
(3)继续推进“博爱助困”之“人体器官捐赠者困难家庭人道救助基金”“医疗设备升级帮扶基金”“黔货出境电商扶持基金”敬老助老·健康扶助公益基金”等16支助困基金(项目)。计划筹募200万元以上,为200个以上困难家庭、老人、农村合作社、基层医院等提供基金帮扶。
(4)继续推进“爱国拥军促进基金”“抗战老兵关怀计划”“生命健康教育基金”“曲艺事业发展基金”“合唱事业发展基金”等5支其他类别基金(项目)。计划筹募10万元以上,为50个以上退役军人以及文化艺术等项目等提供基金帮扶。
2.积极拓展新的基金项目
2023年,计划新增5支“博爱”系列基金项目。
(二)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运营管理
1.“博爱云”的后续开发及运营管理
(1)继续抓好对“博爱云”平台的运营监管工作,围绕“新闻信息发布及裂变传播”“博爱公益众筹”“博爱商城”“博爱竞拍”“公益数据发布”等功能所对应的各板块,监督代运营单位在“博爱云”平台电脑PC端、移动微信端的内容编辑及日常更新;配合好省会与总会信息化建设可能推进的“数据中台”代建工作。
(2)基金会组织“博爱云”开发建设单位,对“博爱云”二期建设进行了项目调研、规划、设计,拟定了“博爱云”二期可研报告,在“博爱云”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围绕红十字会“三救三献”核心业务拟新增相关功能系统,规划开发应急救援管理系统、捐赠票据管理系统、物资仓储管理系统、造血干细胞智能回访系统、三献报名登记系统、月捐签约管理系统、邮件劝募管理系统、短信劝募管理系统、捐赠人管理系统、受益人管理系统、可视化数据驾驶舱系统、安卓、IOS客户端、博爱云微信小程序等14个子系统项,完善“博爱云”生态,保证“博爱云”的先进性。同时,对“博爱云”英文版进行规划设计调整。
(3)在得到省会大力支持的前提下,推进全省市县红十字会对“博爱云”分云平台的实质性运营;协请“博爱云运营中心”“博爱云技术中心”对各市县红十字会进行8场以上培训。
2.助力省会官网、官微的运营管理
继续派遣人员配合省会组宣工作;加强基金会及“博爱云”运营团队在意识形态、网络安全领域的管理工作;积极助力省会“十四五”规划的宣传、推广、实施工作。
3.基金会网站及公众号维护
继续抓好基金会网站及公众号文章编辑、发布、推送等工作;年度稿件编辑、发布、推送不低于500条。
(三)红十字文化传播及法规宣传
1.继续借助省会已经形成的“一网”“一微”“一平台”以及基金会官网、官微,借助中央级、省级媒体,名人大V自媒体等的信息化通道,宣传推广贵州省红十字会及基金会的工作动态;抓好信息化平台的舆情管理工作,舆论引导工作。
2.充分发挥“贵州省红十字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宣讲团”“贵州红十字博爱文化艺术团”的作用,深入基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百年“红十字”品牌,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3.积极推进志愿者招募、登记、培训等工作,壮大志愿者队伍,加大红十字人道资源动员力度,大力宣传红十字精神、宗旨、红十字文化法规。2023年,拟招募爱心志愿者不低于100人,举办5场以上志愿者红十字文化及相关人道法规培训、研讨、座谈会。
(四)积极推进红十字人道公益创新项目建设
1.推进贵州红十字博爱商城运营
根据各市州红会推荐以“黔货出山”“黔货出境”“乡村振兴”为主的地方土特生鲜、茶酒烹饮、日用百货、文化教育等各类产品,挑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联系上线,为红十字的创新筹资增亮点。
2.推进“贵州省红十字生命健康职业培训学校”业务拓展
作为贵州省红十字生命健康职业培训学校的发起、监管单位,2023年,拟助力推进以下工作:
(1)助力学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党建、人才引进等工作。
(2)完善办学条件。因应对疫情防控而必须的学生食、宿封闭式管理难以保证,希望在得到上级行政、业务主管单位的支持下,争取让学校有规范的场地保障。
(3)争取资金帮扶。目前,学校培训资金来源于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贵州红十字生命健康教育基金”,渠道相对单一,希望在得到各级行政主管单位支持的前提下,能纳入民政、人社、红十字会等政府采购计划;促成福利彩票、体育彩票有计划、有目标的委托“贵州红十字生命健康教育1(应急救护)+N(健康知识)培训”和“2(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证+N(健康知识)培训”。
(4)助力招生、培训等工作,力争2023年开展200人次以上培训。
3.其他人道公益项目的建设
(1)继续助力“贵州弘博汇汽车服务中心”的运营工作,为红十字事业拓宽筹资渠道。
(2)积极推进红十字公益创投基地的建设,吸纳更多爱心机构、爱心人士参与红十字人道公益事业。
(五)党组织的建设
申请建立党支部。自2015年成立以来,基金会积极配合省会党组、应急救护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党组织活动;2020年,基金会在应急救护服务中心党支部领导下,成立党小组,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2023年,基金会将根据党的二十大及《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相关精神,在省会党组的领导下,积极申请建立党支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聚焦主业主责,推进红十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六)其他工作
1.税前扣除资格申报。2019年,基金会获贵州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贵州省民政厅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期间,基金会根据规定的业务范围依法依规开展活动,严格按照省民政厅的年度审查要求执行。2023年,基金会将继续按照省民政厅相关要求,对标对表,按照税前扣除资格评定标准,再度申报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2.根据贵州省红十字会、贵州省民政厅要求,基金会已将黎平县(兴隆村、上黄村)、织金县、剑河县纳入基金会乡村振兴帮扶县,将积极开展销售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志愿帮扶、捐赠帮扶、医疗帮扶、教育帮扶等,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3.助力播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根据贵州省红十字会印发的《省红十字会挂点联系播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清单》相关要求,配合省会,通过实施“博爱图书室公益项目”“麦迪英语教育基金”“敬老助老·健康扶助公益基金”“医疗设备升级帮扶基金”“心灵关爱基金”“救心AED人道公益基金”“乡村振兴基金”等捐赠项目,推动播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4.根据贵州省红十字会党组“创新项目化、便捷化筹资”的总体要求,基金会将以“博爱云”平台为依托,积极推进“博爱助医、博爱助困、博爱助学”等各类基金项目的创新筹资,充分通过合作医院门诊窗口、咨询点,专项基金志愿服务工作站,合作银行网点,图书室项目挂牌点等场所,或在志愿者服装、志愿者工作牌、AED箱体、急救包、捐赠证书、捐赠牌匾及接收的公益物资等特定区域展示筹资项目二维码,将爱心人士引流到线上进行捐赠,配合省会工作,让更多的红十字筹资项目在全省“随处可见”“随手可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