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基会新增培训276名爱心志愿者
9月20日下午,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通过线下会议、线上网络会议,对276名爱心志愿者进行红十字文化、公益政策法规、业务培训。贵州红十字尚善医疗救助基金、贵州红十字华夏医疗爱心基金、贵州红十字椎间盘突出救助基金、贵州红十字东方骨健康基金等12支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270多名爱心志愿者,在主会场和7个网络直播分会场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发2号文件精神以及中共贵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贵州省红十字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结合贵州省的人道资源需求状况,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博爱云”总编辑张煜宣讲了红十字文化、公益法规,讲解了人道公益业务的底层逻辑,强调在开展人道公益工作的过程中,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坚定文化自信、维护红十字组织形象、处理舆情危机、依法行善等的极端重要性。
张煜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志愿服务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国家民政部关于专项基金管理的通知》《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贵州省慈善条例》等十九个公益从业人员、志愿者应知应会的政策法规,结合九个公益典型案例,详细讲解红十字爱心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应规避的相关风险;结合“善经济”“第三次分配”“公益创投”“公益伦理”等公益理论,对人道资源动员工作中的原则性、创新性等进行了宣讲和解析,鼓励更多的爱心机构和个人参与人道公益志愿服务活动;针对爱心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时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和建议;要求各基金管理委员会要坚守底线,依法组织,依法募捐,依法行善。
培训会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基本了解了国际红十字文化和我国现行公益法规,对国际、国内红十字组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对红十字运动的敬仰之情和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作为爱心志愿者,在今后的爱心志愿服务工作中,一定要相互提醒,明确自身的组织定位、业务定位,切实做到依法筹募、依法宣传、依法捐赠,惠及更多的困难、弱势、最易受损群体,把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传播到乡村、社区、企业、学校。
据了解,为推动红十字人道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爱心志愿服务工作的规模、质量、效果,广泛传播红十字精神和宗旨,为贵州筹募到更多的人道资源款、物、服务,9年来,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已在全国、全省举办了177场红十字文化、公益政策法规、公益业务交流会、培训会、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