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动态 > 媒体报道

履行监事职能 做红十字“护旗手”

发布时间:2022-07-22 12:28:49 作者:郭晓红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官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运动。红十字运动的生命线,在于红十字这面旗帜的公信力,红十字会监事会应主动担当起红十字旗帜的“护旗手”,充分发挥监事会职能作用,促进红十字会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助力红十字事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保持本色,构建自我监督的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红十字会监事会应在同级党组的领导下,把满足人民群众的人道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助力形成红十字会自我监督的治理体系,保持红十字旗帜本色。

一是构建自我监督的组织结构。贯彻落实红十字会法,推动各级红十字会设立监事会,形成理事会、执委会和监事会权责分开、相互制约的平行组织结构。

二是完善自我监督的制度体系。针对红十字会重大项目实施和捐赠款物的接收、管理、分配、使用等监督重点,不断完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等监督工作机制,建立职责明确、程序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闭环监督体系,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助力红十字会制度体系建设跟上新时代步伐,不断完善系统全面、相互衔接的新型治理结构制度体系。

三是构建新型治理体系。促进新型治理结构与制度体系的相互协调、有机融合,形成红十字会新型治理体系,切实发挥监事会的监督力,与理事会的决策力、执委会的执行力,形成红十字会工作合力,始终把努力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作为红十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架好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永不褪色,提升自我完善的治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红十字会监事会应在同级党组的领导下,切实做到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不断推动红十字会提升自我完善的治理能力,紧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保障红十字旗帜永不褪色。

一是提升组织执行能力。做好红十字系统内部监督,防止“组织职能弱化”,聚焦不执行会员代表大会决议的“不作为”问题,监督理事会和执委会执行大会决议的情况,强化监督保障职能,切实以大会审议通过的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为目标导向,确保理事会、执委会、监事会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二是提升规范监督能力。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防止“制度规定虚化”,聚焦违反制度规定的“乱作为”问题,坚持预防为主、防微杜渐,坚决防止制度规定与工作实践出现“两层皮”问题。

  三是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道服务的需求和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红十字会监事会应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防止“思想意识僵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防止思想意识不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型治理结构,坚持改革创新,打破传统思维和路径依赖,助力和保障红十字会不断提高人道服务能力和水平。

  擦亮底色,激发自我革新的前进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团组织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在群团组织中深入推动思想教育、问题整改、体制创新,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群众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红十字会监事会要在同级党组的领导下,坚定自我革新的勇气,激发理事会牵引、执委会拉动、监事会监督推动的前进动力,保持和增强红十字会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提升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擦亮红十字旗帜的底色。

  一是形成监督合力。加快落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加强红十字会监事会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不断探索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在总会监事会的指导下,带动下级红十字会监事会履职尽责,形成跨层级监督合力,强化上级红十字会对下级红十字会工作目标的引领作用,助力形成红十字业务工作一盘棋的格局,充分发挥新型治理结构的优势,激发红十字会系统合力。

  二是纳入综合监督体系。监事会监督与政治监督、财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等监督方式相互衔接,充分发挥内外监督作用,形成综合监督体系。促进监督力量的沟通协调、信息共享,督促完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机制,强化监督工作纵向延伸力度,逐步形成系统内监督闭环与综合监督闭环体系。

  三是革新制度体系。梳理汇总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以制度机制为切入点剖析问题根源,探索更加高效、透明、规范的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制约和影响红十字事业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探索红十字会完善制度体系的长效机制。强化对信息公开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回应社会关切,切实保障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断提升红十字会依法治理、综合监督的水平,持续提升红十字会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