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红十字系统党的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言选编
高举旗帜 党建引领系统改革破局成势
四川省红十字会
近年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省红十字会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推进系统改革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检验、作为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机遇,全省红十字事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提升站位,推动“抓党的领导”和“党的领导抓”聚合,引领系统改革正确前行。省红十字会坚持聚焦政治性这个“魂”,在改革中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来推动系统改革。一是强化党委高度重视的领导体系。坚持勤上门、多汇报、常请示,让“高层倡导”这个绝招发挥作用。2019年底,省委明确将省红十字会纳入群团组织序列管理和考核,明确省委副书记分管、省政府副省长担任会长;将红十字工作纳入每年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省红十字会换届大会并作重要讲话、担任名誉会长。省委的率先垂范,带动市、县两级纷纷跟进,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换届大会、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名誉会长成为“标配”,党委分管、政府联系的领导体系在省市县三级实现全覆盖、全落地。二是形成党委亲自推动的工作格局。在省委分管领导的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省委深改委审议通过、并以省政府名义印发省红十字会改革方案,将改革事项列入全省重点专项改革台账;省委编委会议审议省红十字会机关“三定”规定等机构编制事宜;省政府常务会议、省人大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修订《四川省红十字会条例》;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红十字会改革工作推进会;省委督查室将改革任务纳入市(州)目标绩效考核,对相对滞后的3个市州开展点对点的现场督查。这些举措在全省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并成为省委领导红十字会的具体实践。三是压实党建统领的工作闭环。省委督查室、省委组织部与省红十字会共商,将市级红十字会成立党组、县级红十字会党组织建设全覆盖情况作为改革的重要指标,作为改革完成考核的“一票否决”因素。目前,全省21个市级红十字会全部单独组建党组,103个县(市、区)红十字会成立党组;一大批主干线领导骨干担任党组书记,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在系统逐步压实。
精准定位,推动“单一体制改革”与“多维业态改革”同步,牵引系统改革破局成势。省红十字会坚持聚焦先进性这个“核”,努力推进工作业态、事业生态变革。一是全面构建法治体系,解决好“干什么”的问题。针对长期与卫健部门合署办公、人员职能交叉等短板,着力以法制体系厘清边界。几年来广泛开展调研、争取各方支持,将20多年前颁布的实施办法修订为《四川省红十字会条例》,已经省人大审议颁布并于今年5月8日起实施。这次修法,对组织、职能和权责边界进一步明确规范。争取省委编委会审议、省委同意、省委办公厅名义印发省红十字会机关“三定”方案,会机关的职能职责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进行了界定。全省红十字系统履职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程序性得到全面深化。二是持续完善组织体系,解决好“谁来干”的问题。坚持争取党政、依靠财政,全力破解县级红十字会管理体制理顺不彻底、财力保障严重不足等薄弱环节。目前,全省21个市级、183个县级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全部理顺,县级理顺率从全国倒数第8位逆袭至前列;20个市级、154个县级红十字会已完成换届并依法成立监事会,一大批卫健、教育、财政、应急管理等领域和各层级人才被吸纳进来。三是不断优化工作业态,解决好“怎么干”问题。结合基层人少事多、能力不足等实际,全面优化工作场域再造。实施“修思竞学”工程,定期举办系统领导干部读书班、新入职干部培训班,提升人员素质;募集资金推进全领域、全流程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救护培训、项目申报及公益资产管理等重点业务实现网上运行;科学构建“1+5+N”应急救援体系,加大与高等院校、消防救援、物流运送等方面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国家、省际等各类救灾救援演练。对“6·17”宜宾长宁地震等各类突发重大灾害第一时间响应,泸州市红十字救援队被国家应急管理部表彰。
严防错位,推动“为国奉献”同“为民造福”共进,实现系统改革破茧成蝶。省红十字会坚持聚焦群众性这个“根”,在保护人的生命、维护人的尊严中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一是围绕中心主动发力。制定出台全力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与浙江省红十字会签订东西部协作战略合作协议。全省红十字系统募集款物1.86亿元,帮扶的125个贫困村全部如期摘帽,160人次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党委政府表彰。积极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重庆市红十字会签订系统战略合作协议,在川渝毗邻区域联合开展应急演训和救援服务,在省内试点建立异地协同办理白血病和先心病患儿救助工作机制。二是服务大局坚决出战。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省红十字会坚决听从总会指挥,第一时间选派8名骨干驰援湖北武汉;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赴意大利执行国家任务,得到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联合会主席罗卡高度赞扬,我国驻意大使馆发来感谢信。三是竭力为民助民惠民。近几年来募集和接受社会捐赠款物近20亿元,除新冠疫情捐赠外,全部用于助贫、助困、助病、助学等,累计惠及困难群众424.6万余人;应急救护普及覆盖479.1万人次,与川大华西医院联合申报国家“E急救”智慧平台试点项目;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登记数、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数、捐献数长期保持在全国前列。“红十字博爱送万家”项目获评为四川省政府第二届四川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项目、“救在身边”—造血干细胞及人体器官捐献社会动员项目获评为四川省政府第三届四川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下一步,四川省红十字会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王可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红十字事业行稳致远,为新时代治蜀兴川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建领航促发展 踔厉奋发谱新篇
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十字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设立两年多来,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经受住了疫情防控和巡视“大考”,推动实现了“十四五”良好起步开局,高质量党建领航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2021年,陈竺会长给予“小省区真正有了大作为”的充分肯定,自治区主要领导多次作出肯定性批示,改革经验在全国红十字系统转发,区直机关效能目标考核首次评定为“优秀”等次,成功创建区直机关文明单位,机关党委晋升四星级。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铸魂立根,强基固本
一是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会党组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第一任务”,统筹研究、精心部署、强化落实,研究确定了机关党建“规定动作清单化、组织生活标准化、创新工作品牌化”的工作思路,建立周例会党建业务工作双汇报、党建工作优先汇报和季度“双查双述双评”制度,每年听取2次党建情况汇报,严格落实党组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和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并纳入干部考核等要求,有效形成“周汇报、月通报、季考核、年评议”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着力筑牢党员干部政治思想基础。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工程,通过周例会、支部学习会、专家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深入学习“必读篇”、跟进学习“最新篇”、结合学习“宁夏篇”,确保全体党员干部更加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着力加强对联系群众的政治引领。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业务开展全过程,举办“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脱贫攻坚精神”大宣讲和“传承党的百年光辉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引导所联系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切实发挥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以品牌打造为抓手,激发活力,增强动力
一是打造“四学”品牌,注重深化学习成效。创新运用领学、讲学、述学、评学“四学”方式,既让领学者“领”出责任,“讲”出内涵,也让参加者“述”出体会,组织者“评”出实效,引导党员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改变了以往理论学习“走场不走心”的状况。二是打造“党员讲党课”品牌,注重强化党性教育。领导干部带头、普通党员跟进,全体党员结合所思所学所悟,自定主题开展党课交流,推动全体党员党性教育走深入实。三是打造“青年干部讲习队”品牌,注重锤炼年轻干部。注重年轻干部教育培养,成立青年干部讲习队,通过开展经常性理论学习、志愿服务、政策宣讲和急难险重任务中赋任务、压担子,激发青年干部学理论、用理论、长见识、增才干、经风雨、开视野,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四是推行“一支部一品牌一工作法”,注重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总结提炼党建业务互促共融做法,把“三救三献”核心业务、“清零”“提升”两大行动有效融入“一支部一品牌一工作法”创建中,推进支部党建政治建设标准化、思想建设常态化、组织建设规范化、作风建设长效化、制度建设科学化,党建业务同向发力的效果进一步显现。
以服务大局为目标,融合互促,争先创优
一是围绕“上情”做工作,实现党建“第一责任”与推动发展“第一要务”有机融合。落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会党组研究制定《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联合7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通过压实“党组成员包市、支部包县(区)”责任,认真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推进年”“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全力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2021年取证救护员培训人数较往年增长10倍,红十字会基层组织数量增长23倍,区市县三级红十字会全部出台改革方案、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新型治理结构,实现了重要指标的提质扩面,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二是围绕“急情”显担当,充分彰显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河南防汛救灾中,以党员为主的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12名队员赴豫执行救援任务,接受和转运物资1861批次,圆满完成灾区救援任务,救援队和队员受到河南省文明委表彰。我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后,党组成员示范带头,全体党员三批55人次全天候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同步调拨920件应急物资、接受使用社会捐赠款物2010余万元、组织心理专家开通24小时心理服务,在全区疫情防控大局中彰显人道力量。
以涵养生态为保障,弘扬新风,厚植底色
一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与精神文明建设双管齐下、相得益彰。坚持“严”的主基调,印发《落实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具体措施》,着力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认真开展“梦想与奋斗·建设美丽新宁夏”和“以实干展现新作为 靠实干交出新答卷”主题活动,严格落实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报告”,举办“读书沙龙”,积极提升文明单位和“模范机关”创建层次,真正实现了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把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二是坚持党风廉政与作风建设有机融合、互为依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自治区“八条禁令”和区直机关“十项严禁”,制定加强作风建设的“十四条措施”。持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月”,定期排查党风廉政风险点,认真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崇廉守廉、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形成。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探索开展见于日常、显于重点环节、贯穿于业务工作全程的内部监督,实现业务监督与专责监督、社会监督贯通融合。
下一步,宁夏红十字会党组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继续扛好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坚持用高质量党建工作领航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加强党建统全局 务实高效促发展
青海省红十字会
青海省红十字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政治引领,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一是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通过专题网班、专题培训省级示范班等对处级以上干部进行重点培训;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促进全会理论学习入心入脑入行;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年组织30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安排11次专题研讨。通过学习和培训,使全体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捍卫“两个确立”。
二是重宣传,助力“群团”协同。结合省级群团集中宣讲活动,我会派员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开展“四史”宣讲40余场,受众达3000余人次。党组书记撰写抗疫歌词《夏都安宁》,通过央视频道、新华社青海分社等省内外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三是抓创新,建设教育阵地。筹建党史教育馆,收集展示具有红色基因、红色烙印的革命物品600余件,接待50余家单位近2000人参观学习,先后被青海电视台、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报道宣传,该馆被省委组织部列入省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
四是炼党性,展示红会特色。全会8个党支部先后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海北原子城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纪念馆,接受思想洗礼。联合相关省直单位和志愿者在我会党史教育馆、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座谈交流。我会以援鄂抗疫为题材自编的情景剧《愿做生命摆渡人》受到相关领导及观众好评。省内外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转载宣传我会党史学习教育稿件70余篇。
五是办实事,突出学教成果。高质量实施“小垃圾·大民生—洁净三江源”生态环保、“暖心工程”电热炕改造等25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具体工作任务,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16项。送服务下乡,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将红会关爱送到群众心坎上。我会党史学习教育被省委第七巡回指导组评为优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一是果洛玛多地震发生后,指导一线抗震救灾工作队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明确职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救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青海省分库党支部加强与所在地区党建联盟单位联系协调,积极开展帮扶活动,被所在地区评为区域化“五级联动”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加强党支部书记述职考核。开展年度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考核评议工作会,对支部书记履职工作情况进行现场测评,分析基层党组织建设短板和弱项,明确工作目标。
三是扎实推进年度精神文明工作。组织开展“三八”国际妇女节座谈会、读书分享会、职工趣味运动会等。民族团结、统战工作、网络安全、舆情研判等工作稳步推进。我会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会机关办公室获得青海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青海省分库荣获“青海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
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工作
一是党风廉政建设从严从实。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紧盯重要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廉政提醒。召开年度全省红十字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持续不懈加强全面从严治党。驻会纪检监察组、机关纪委、监事会秘书处赴玛多地震灾区监督检查省红会调拨救灾物资管理、发放、使用情况,做到情况明、底数清,确保规范使用,严格执行。改进廉政谈话方式,党组书记分别与各部门同志集体面对面谈心谈话,当面征求意见、掌握一手资料。
二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党组专题研究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要点,统筹谋划思想教育、阵地建设、舆情处置、风险防控和人道宣传等工作,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发展志愿者、组织活动中,注重政治引领,做好政策宣讲;在项目实施、拨付资金物资中,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更多惠及困难群众;在网络管控、对外宣传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
三是加强法治建设。印发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下发《关于加强依法治会工作的通知》。组织干部参与“法宣在线”答题活动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民法典专题学习。利用“5·8”世界红十字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做好党建工作,省红十字会主要体会:一是党组高度重视是关键,班子成员各负其责是保障;二是找准党建和业务融合点是前提,坚持不懈是动能;三是体现特色打造品牌是突破,以点带面是方法。下一步,青海省红十字会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此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积极开展党建与业务融合优化年活动,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