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动态 > 机构动态

以人树仁:贵州“红十字”品牌愈发锃亮

发布时间:2021-01-19 18:56:33 来源:贵州省红十字会

5年光阴,一项事业能焕发怎样的生机活力?一群人的行动可呈现何种全新可能?一个机构会多大程度助力区域发展?贵州省红十字会用创新、激情、干劲、担当,出彩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c379d3446c0e1e9670dad96680d45c32.jpg

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尹秋莲带领干部职工和志愿者分装抗洪救灾物资

“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人道主义事业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相信红十字精神将不断发扬光大。”为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寄语和嘱托落到实处,2015年10月贵州红会新一届党组班子刚组建,便主动谋划、积极创新。

围绕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该会提出“12345”战略目标(即把握“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这一主线,围绕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发挥桥梁纽带、人道助手、社会枢纽3个作用,突出“博爱云”平台、应急救援体系、博爱品牌行动、生命接力工程4项重点工作,实现争当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力军、构筑精神高地的先锋队、推动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帮扶弱势群体的救助者、弘扬人道精神的传播者5个奋斗目标),积极作为、扎实工作,在服务党政大局、推动核心业务发展、增强人道救助实力、创新服务群众形式、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多点开花、成绩斐然。

人道初心,于细节处见精神

全省红十字人深知:贵州条件相对艰苦,做成一件事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更需有一种在逆境中崛起的精神,有精神才会有力量。

349bff8f58ac7652151027a6fd46a312.png

疫情期间,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尹秋莲为一线医务人员及社区群众送口罩

于是,他们凝神聚力,5年来努力办成了许多原本以为“不可能办成”的事——

争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成功申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490万元,拟于今年5月开园;

筹资工作连续实现历史性突破,从原来的每年几千万到2020年全省红十字会筹集款物突破十亿,达到11.79亿元;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领导多次到贵州调研指导工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把“红十字事业”写进党的工作报告;

相关工作获高度评价。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惠玲来黔调研时指出:“贵州红会上下有一股‘争先创优、争着奉献’的劲和精气神,特别是省红十字会主要领导有激情、有干劲、有办法,带出了好班子、好队伍。”

服务大局,于无声处听惊雷

为助力大扶贫战略行动,贵州红会出台15项行动计划,明确在“十三五”期间募集4亿元款物用于人道扶贫,惠及200多万群众。而在实际工作中,成效已远超预期。

2016年,该会募集款物首次突破亿元达1.5亿元,2017年达2.25亿元、2018年达3.93亿元、2019年达5.16亿元、2020年达11.79亿元。因筹资工作突出,受邀在全国人道资源动员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获5年一度表彰的“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以“博爱家园”为代表的人道扶贫项目,在参与贵州脱贫攻坚中彰显作为。“博爱家园”作为红十字参与脱贫攻坚的载体,写入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3个项目被评为全国红十字脱贫攻坚精品项目。

0b38d66a68ba67c660eaf5fec5b1580f.jpg

省红十字会、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第二十三纪检监察组深入黎平县调研督导并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抓好对口帮扶修文县、黎平县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6月,省委将贵州红会帮扶点从修文县调整为黎平县后,该会党组班子多次深入调研、走访、帮扶,累计落实帮扶款物1500余万元,助力黎平在当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2个帮扶村亦实现贫困人口全部清零。

聚焦主业,于平凡之中显担当

5年来,贵州红会核心业务工作扎实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与省应急管理厅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起同省减灾办、省卫健委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全省组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16支,多次参加省内重大灾害救援行动并获省委、省政府表彰;5次承办总会举办的全国性应急救援队培训演练任务,省级红十字备灾仓储在全国红十字系统评级中获评国家一级库。

28e42b598ddb4c8916e6e711212a66d3.jpg

省红十字会携手贵州公安开展专业性应急救护培训

应急救护普及持续深化。培训面逐渐拓展延伸,涉及机动车驾驶、应急、司法、教育、旅游、健身等领域,建成15个景区红十字救护站、6个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特别是在监狱开展培训、让囚犯从“害人者”变成“救人者”的做法得到高度评价,全省已累计培训持证“红十字救护员”191万人、占总人口的5.34%,远超省政府下达“使全省救护普及人数达当地人口总数0.3%-0.5%”的预期目标。

广泛开展“博爱送万家”“博爱助困”“博爱助医”“博爱助老”“博爱助学”等人道救助行动,惠及500多万困难老人、青少年群体。针对困难群体,专门设立66支专项基金。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累计完成志愿者血样入库6.4万人份,成功实现捐献275人。

bba1e0742a2ee4461b423c93de813e8c.jpg

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在贵阳图云关开展“生命接力,救在身边”系列宣传庆祝活动纪念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

争取出台《贵州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累计完成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51423人。积极做好动员无偿献血工作,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好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捐献的宣传动员,有18名捐献者捐献恢复期血浆6600毫升,为7位重症患者康复治疗发挥了积极作用。

传播文化,于润物无声展情怀

为破解全省红十字事业“人道需求大而可动员人道资源少”的问题,贵州红会实施互联网+红十字行动计划,以“一网一平台”(贵州红十字会官微官网、“博爱云”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红十字人道服务大数据信息化;特别是加快推进以“博爱云”平台建设为突破口的人道资源供给侧改革,得到省委、省政府认可及重视,西藏、山西等省级红会和43家市、县红会入驻平台,吸引100多家企业与合作机构上线,在线筹募款物5630万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陈竺、梁惠玲2位领导专题听取汇报后,分别给予“开了红十字运动先河”“领跑全国红会信息化”的高度评价,有关经验在全国红十字理事会、澳门红十字人道资源动员会上进行交流。

人道传播不断扩大。以贵州红会“一网一平台”为重要宣传舆论阵地,累计发布、推送各类新闻信息3万多条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海京给予了“贵州红会官微365天,一天不缺席、天天有声音,在全国红会仅此一家”的评价。

463b1aa8ddae82982cb4b6849c4f024a.png

省红十字会调研惠水县红会改革工作

改革步伐不停歇。全省市、县两级红十字组织均理顺管理体制,贵州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内蒙古后第5个全面理顺管理体制的省份,红十字基层组织数排在全国红会系统第7位。贵州红会作为三个省份之一在全国改革推进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做到了“贵州经验,全国分享”,赢得了总会领导给予“贵州交流材料写得好、交流发言好,关键是工作做得好”的赞誉。2019年8月,省政府正式印发《贵州省红十字会改革方案》,对此形成了有力推动。

几年来,70多岁老人杵拐杖加入红十字会、省直机关驻村干部成为红十字志愿者参与人道扶贫、爱心企业及人士每年定期向红会捐赠、许多义工组织和社会救援力量都愿跟着红会干、“白天是驻村干部、晚上是红会干部”等暖心故事不断发生,续写着“红十字”的贵州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