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动态 > 媒体报道

贵州:新通道,大开放,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09-10 09:30:31 来源:多彩贵州网

“没想到贵州发展环境变得这么好,我们科伦进入贵州18年,见证了贵州良好、稳定的投资经商环境快速变好的全过程。”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说

近年来,我省加快落实国家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力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现“黔新欧”班列常态化运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打造“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推进中国(贵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截至去年底,贵阳国际航线已达25条,其中洲际航线6条。2019年,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年吞吐量超过2190万人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12公里,高铁运营里程达到308公里。

依托开放通道,贵州近江、近海、近边的发展优势逐渐凸显。

261cdc14b11ba60c27cefc04d024a58f.jpg

“贵州省2020年外贸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

贸易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康群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六盘水一家农产品出口公司,前段时间有一批食用菌菌棒准备出口越南。

按照以往的备案流程,从企业申请、资料审核、再到海关现场验核,一般需要一周时间。六盘水海关采取“云审批”模式,通过行政审批平台、视频连线、远程操作、推送图片等多种形式对企业进行指导,仅用3天时间,办理好各类手续。

为保障企业顺利复工复产,贵阳海关推行“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等网上办事平台,设立专门窗口,公布联系方式,提供疫情期间通关、查验、减免税等政策法规咨询服务,提前对接、网上办理、开通绿色通道等,畅通关、稳外贸,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为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省商务厅还推出了‘黔贸贷’,这是满足实践需要、符合企业期盼的一项有力举措。”省商务厅副厅长潘路生表示,“黔贸贷”是贵州省商务厅在探索推动解决企业问题中不断优化完善的一项举措,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切实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据了解,“黔贸贷”按照“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原则,以政策性资金兜底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通过政策发力、部门综合用力、企业积极使力等综合施策,为解决企业的融资困境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

“‘黔贸贷’第一期注入资金池2300万元,可撬动贷款资金2.3亿元,解决数十家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需求,对急需融资的企业来说能起到很大的帮扶作用。”潘路生说。

目前,贵州省中小微外贸企业占贵州外贸企业的90%以上,吸纳就业人员占贵州外贸企业的70%以上,对贵州省出口贡献度超过30%。

下一步,贵州将全面加强对“黔贸贷”执行过程的监督,及时收集汇总各方面情况,做好应急预案,有效防范化解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和隐患,为外贸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有效的发展环境,千方百计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扩大开放排头兵

开放,是为了更好地融合。

3月3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公布了“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八条有力措施,“加快把贵安新区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趁着这股东风,贵阳市四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形成“四轮驱动”,不断巩固提升开放格局。

贵安新区综保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绿色金融港,“一区三园一港”实现功能互补和联动发展,产业承载力越来越强。

2019年5月,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贵安分会场上,现场签约项目31个,预计总投资金额716.41亿元。同年9月,在2019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投资贸易洽谈会贵安产业对接会上,贵安新区与8家企业集中签署合作协议,金额达126.4亿元。

门户大开,国际经贸流量滚滚而来,开放的红利逐步显现。

2019年11月,贵安新区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发往亚美尼亚共和国的首批出口订单启动,贵安“造”汽车,“驶出”国门。

395b2a7a653fb25d43941d3336cc3d3d.jpg

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贵安新区新闻中心供图)

去年底,世界500强企业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与贵阳和贵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时,该公司董事局主席张劲说:“贵阳、贵安的发展有目共睹,经济增长强劲,市场空间广阔,是企业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我对在贵阳、贵安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批复同意的西部唯一的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立足盘活现有口岸,加快口岸开放步伐,打造开放服务新支点,探索协同发展新格局。

目前,全省形成以贵安新区为核心,以贵阳高新区、贵阳经开区、安顺高新区、遵义经开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阳综保区、贵安综保区、遵义综保区为重点的“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

随着口岸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口岸为主导、遵义新舟机场和铜仁凤凰机场临时口岸为支撑的“1+2”对外开放口岸。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近年来,苹果、微软、华为、阿里巴巴、富士康、华润、恒大、现代汽车、吉利汽车、瑞士(贵州)产业示范园等国别园区落地建设,美国温德克公司、奥地利多贝玛亚索道有限公司等项目签约落地,一批全球500强企业落户贵州。2019年,全省引进省外项目达5210个,合同投资额7523亿元,新增到位资金5000亿元。

贵州开放发展的红利正在持续叠加。

通往世界的大通道

2019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规划》把贵州纳入三条主通道中间,为贵州建立西南陆路交通和物流枢纽带来历史性新机遇。

在此背景下,贵州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网络,全力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如今,“陆海新通道”班列南向出海,“黔新欧”班列北入西亚,架起了贵州联通世界的开放大通道。

3月3日,一列满载过磷酸钙的列车从福泉站发出,这是贵州“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的第100列。

今年以来,贵州至北部湾港下行班列已累计开行39列,线路开通7条;公路班车已累计开行29班,班列班车覆盖黔中、黔北、黔南地区。全年还将开行"陆海新通道"班列40列,完成2500箱以上标准集装箱运输量。

两条通往世界的大通道,把地处西南内陆腹地的贵州推向开放发展前沿。贵州茅台酒、老干妈、绿茶等产品,正随着一列列国际班列快速奔向西亚欧洲、乘风驶向东亚南亚,融入世界大市场。

越南驻华大使邓明魁在陆海新通道贯通后,对与贵州的交流合作充满期待:“贵州与越南互补性很强,相信随着南向通道的打通,贵州与越南在物流、经贸的合作会更进一步增强。”

78435ef09cb00375d9beb2db9f600871.jpg

动车穿行贵州高原(贵州省委宣传部供图)

在省委省政府各项政策的推动下,省内优势企业加快“走出去”,茅台集团、瓮福集团、中铁五局、贵州省交勘院等一大批优强企业加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云上贵州(班加罗尔)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在印度班加罗尔正式挂牌运营,贵州全省“走出去”企业达到142家。

走出去“敲门招商”,“请进来”共赢发展。同时,也为贵州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提供强有力保障。

2019年,贵州省对外贸易国家和地区扩大至179个,较2018年增加16个。全年前五位贸易伙伴分别是中国香港、东盟、中国台湾、欧盟、美国,进出口值依次是112.42亿元、56.02亿元、43.62亿元、42.27亿元、27.04亿元,经贸合作正稳步扩大。

开放潮声正激越。以更大的胸襟、更包容的姿态,与世界互联互通、精彩互动,贵州正向高质量开放型经济迈进。

【短评】用好“开放”这把金钥匙

走入新时代,贵州上下用好“开放”这把金钥匙,牢固树立“抓开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更宽广的视野,加快“走出去、请进来”的步伐,密切对接全球产业体系,融入国际经济秩序,拓展全球贸易市场,嫁接先进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贵州不断创新招商模式,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引进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好、引领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把贵州打造成为外来投资成本的洼地、服务的高地、回报的福地。

开放合作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潮中,对外开放已成为贵州提升发展水平、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重要途径。

“开放”这把金钥匙,将打开贵州幸福生活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