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动态 > 机构动态

共筹共建共享 携手人道资源动员

发布时间:2020-07-07 14:33:21 作者:金化冰 来源: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

在“博爱校医室”项目荣登第十七届(2020)中国慈善榜之际,7月3日上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动全国11家红十字会、红十字基金会,召开“博爱校医室”项目网络视频研讨会,探讨共筹共建共享“博爱校医室”的新模式。

758a3df044b5bb72869bcba8574558aa.JPG

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普遍存在校医室和校医配备不足、校医缺乏培训和发展机会、健康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2016 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贵州省毕节市启动了“博爱校医室”人道公益项目试点;自2018 年底该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已先后在全国10个省份援建了156所“博爱校医室”,给4万余名学生免费体检,开展“健康进校园”活动30余期,培训2000多名校医、保健老师,为中西部地区的“博爱助学”、脱贫攻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博爱助学项目中心主任陈珞,在研讨会上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博爱校医室”项目情况。

66cf800dee72fa107eaeee3b1c07c37f.jpg

甘肃省红十字会、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内蒙古红十字会、湖南省红十字会、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江西省红十字会、安徽省红十字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分别对“博爱校医室”项目在各地推进情况进行了介绍,对项目表示高度认可,并提出了“增加防灾遇险知识教育”“与教育部门增强联动”“整合医疗资源开展合作共建”“结合‘智慧校园’开展项目”“统一项目标准”“采用配套捐赠形式”“搭建项目云数据支撑平台”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d1777caa3eede3896b1347368e35ca7f.jpg

db242ade4bb142d4d912b78e2fcdbc5d.jpg

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博爱云”总编辑张煜在交流发言时建议,通过五个方面对“博爱校医室”项目进行赋能,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一是将“博爱校医室”作为人道公益众筹项目,在“博爱云”等大数据服务平台上发起互联网众筹;二是整合贵州红十字“博爱云智慧校园”项目,为“博爱校医室”赋予智慧功能,将其升级为“博爱智慧校医室”;三是借助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与清华大学博士团研发的便携医疗设备后台云数据收纳系统,建设校医室数据库,为“博爱校医室”赋予大数据收集、分析、应用功能,赋予项目更大的人道公益拓展空间;四是通过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深度战略合作伙伴贵州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以及基金会目前已有的30支“博爱助医”基金,为“博爱校医室”赋予更多的医疗资源;五是充分发挥“贵州省红十字生命健康教育学院(校)”的作用,为“博爱校医室”赋予校医技能培训资源。

0567acfaed50f01f3c4024c588944da6.JPG

a4a381a718b0604facda6e036d459d5b.JPG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作会议总结时说:各地红十字会、红十字基金会就“博爱校医室”项目完善、赋能、合作模式的探讨,对项目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加快“博爱校医室”在全国的发展,加强校园基础卫生建设,培养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在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背景下,校园健康卫生工作尤显重要和紧迫,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对“博爱校医室”项目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明确了项目模式、标准、形象设计等。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非常希望与各省、市、自治区红十字会、红十字基金会联手,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强校园基础卫生建设,改善校园医疗卫生条件,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健康素养,推动和促进我国校园健康体系发展。刘选国说:各省、区红十字会、红十字基金会提出的为“博爱校医室”项目提供移动医疗、云数据吸纳、医疗及培训资源赋能等建议非常好,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对接,深度了解,争取能为项目赋能。

162e805f84448d8553e89a12219a2d88.JPG

研讨会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助理郭阳主持;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海外与青少年项目部副部长苏亚南在北京主会场参加了研讨会。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李瑜琳、樊敏、秦正洪,以及基金会各部、室、中心负责人在贵阳分会场参加了研讨会。

8233409c5fb9c3ab2699e0b4338e10f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