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规划先行
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赴惠水县考察调研
“乡村振兴要提前做好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以数字乡村为决策抓手,以智慧农业为产业突破口,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月20日,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携专家团队赴惠水县开展“贵州红十字智慧农业(生态)扶贫基金”和“贵州红十字生命银行保障基金”等人道公益项目考察调研,在座谈会上,国家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原局长,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宜昌市乡村振兴产业协会会长许新宜教授的讲话赢得参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座谈会现场
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是贵州省红十字会的四家直属单位之一,是秉承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的公募基金会,目前,已在“博爱助学”“博爱助医”“博爱助困”等人道公益领域成立了50多支爱心基金。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助力全省各地脱贫攻坚,积极推进《贵州省红十字事业(2016—2020)年发展规划》的完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示范点,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珠海市清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宜昌市乡村振兴产业协会,宜昌寰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红十字智慧农业(生态)扶贫基金管理委员会,贵州红十字生命银行保障基金管理委员会等机构的专家、教授、学者、企业家赴惠水县考察调研。
考察调研组在惠水县摆金镇立新村龙须菜种植基地
考察调研组在雅水镇大龙村优质米机育秧基地
当天上午,考察调研组一行在惠水县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刘合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种植业中心主任郑杰,惠水涟江红源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黔川的带领下,先后到惠水县摆金镇立新村的5万亩龙须菜种植基地、雅水镇大龙村的近6万亩优质米机育秧基地、好花红镇弄苑村的5万亩佛手瓜种植基地,实地查看各基地种植情况,听取各基地的种植规模和市场情况介绍,了解各基地在微生物治理、产品提质增效、土地资源规划等方面的提升空间。
考察调研组在好花红镇弄苑村佛手瓜种植基地
下午,考察调研组在惠水县人民政府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惠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应勇对考察调研组的到来表示欢迎,详细介绍了惠水县的情况,希望在教育、医疗、扶贫等方面得到贵州省红十字会、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的支持,期盼有更多的人道公益项目在惠水县落地实施,推动惠水县的乡村振兴工作。
惠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应勇
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博爱云”总编辑张煜对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在人道公益领域开展的“博爱助医”“博爱助困”“博爱助学”等项目做了详细介绍,并表示:将根据惠水县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在人道公益领域提供力所能及的基金帮扶,助力惠水县在整体脱贫之后的乡村振兴工作。
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博爱云”总编辑张煜
许新宜教授就乡村振兴及农业产业化发展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为惠水县的乡村振兴规划、产业发展路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国家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原局长,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宜昌市乡村振兴产业协会会长许新宜教授
贵州红十字智慧农业(生态)扶贫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曹勇介绍:“贵州红十字智慧农业(生态)扶贫基金”是一支以推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化发展为目标,以绿色、安全、环保为宗旨的人道公益扶贫基金;希望通过该基金助力惠水县发展绿色、有机、生态特色种植、养殖。
贵州红十字智慧农业(生态)扶贫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曹勇
贵州红十字生命银行保障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鲁瑞周介绍了造血干细胞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疾病的显著疗效,表示愿意全力配合、助力惠水县在造血干细胞储存方面的相关工作。
贵州红十字生命银行保障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鲁瑞周
座谈会上,与会各方就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的“博爱助学”“博爱助医”“博爱助困”等方面的人道公益项目在惠水县落地实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初步共识,各方均表示,希望在许新宜教授指导下,将于近期成立的“贵州红十字乡村振兴基金”首家落户惠水。
座谈会现场
宜昌市乡村振兴产业协会秘书长孙荣刚;宜昌寰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发金;贵州红十字智慧农业(生态)扶贫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贺湘荃;惠水县卫健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县红十字会、县红源农业公司、县扶投公司、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秦正洪、秘书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袁发丹、网络筹资部副部长张超参加座谈会。
左:陈发金 右:孙荣刚
贺湘荃
编审: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