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动态 > 机构动态

贵州红基会与广东大智汇企业共商心理健康公益合作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26 11:44:48 来源: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

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注、赋能大众心理健康,推动红十字人道公益事业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8月25日下午,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与大智汇企业管理(广东)有限公司在贵州省红十字会备灾救助服务基地召开公益合作研讨会。

fc87a5e82929fe49745f8245a7f28c32.jpg

会议以“公益赋能心理健康,爱心助力精准服务”为主题,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服务与红十字人道公益事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76e96080075e4b097248e2621f6f4355.jpg

研讨会上,大智汇企业管理(广东)有限公司创始人、安格里亚鲁斯金大学王御桐博士表示,期待与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的人道公益合作,特别是期待在心理学教育与康复领域,通过设立专项爱心基金,为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及最易受损群体提供心理咨询与健康干预。同时,计划在三年内在全国超1000所学校及社区推广心理健康测评与培训课程,并在300个城市设立线下服务站,联合教育局、工会等政府部门共同开发心理健康筛查体系。

fe72f2a3eed6f2b16b696f00d2644b06.jpg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大智汇企业管理(广东)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杨洋表示,公司致力于将前沿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公益实践,具备通过激素水平调节情绪,运用“声波频率+互动抚摸”等非药物干预手段,为儿童及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心理显效援助的能力。同时,公司有快速心理咨询师培训体系,可将传统培训周期压缩至7-15天,计划培训军人、教师、城管、社区工作人员等,以服务更多心理疾病患者。

49a1b42a7cb06e525406fc26ace1cdd3.jpg

大智汇企业管理(广东)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唐永红表示,公司采用“生理+心理”综合干预的培训方式,将有效降低青少年抑郁、自杀、自残行为及夫妻离婚率,提升家庭幸福指数。通过自有线上疗愈平台与线下服务站点相结合,培养心理咨询师进驻社区,为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1f965389c61d26fc790d4fd35519a39c.jpg

大智汇企业管理(广东)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尹林吉说,许多孩子心理疏导后会出现反复,核心问题在于忽视生理维度的协同干预。修复心理问题如同修复精密仪器,需软硬件同步升级。公司基于心理与生理双重干预理念,融合国际先进生物配方与数十年情感催生研究成果,形成闭环解决方案。期待与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合作,共建贵州心理健康新生态。

681a08de02ff32a4938de838d6a47ea9.jpg

康泽集团有限公司秘书长刘凤娣介绍了公司在保健食品、生物细胞创新药等大健康领域的布局,并表示,可通过基因研究、肠道菌群干预及益生菌疗法等科技手段,改善青少年及特殊人群的抑郁状况。

e2cf801aa482386c8ef5e2dcfbe1e7f5.jpg

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博爱云”总编辑、贵州省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张煜系统阐述了国际红十字运动,红十字运动在中国、贵州的发展历史、使命及愿景,介绍了基金会的职能,并就大智汇企业的公益诉求提出三个建议:一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心理健康公益活动;二是运用“社区基金”等类型基金模式,推动心理健康培训进社区,开展前瞻性拓展,为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及最易受损群体提供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三是依托“博爱云”平台开展人道资源动员,整合高新技术,探索“公益创投”新路径。

6cea918cf8fa6b2d8221648019fc16b5.jpg

贵州省中医药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卢祝新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是公益与心理健康服务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基于当前环境,提出三点思考:一要深刻领悟在当下公益治乱的进程中,国家对公益组织及合作机构的穿透式审查机制,确保合法、合规运作;二是心理干预应构建双轨体系,既要发展快速培训机制,也要完善人社部门职业资格认证,实现“培考分离”;三要整合多方资源,发挥退役军人在社区心理服务中的作用,将显效药食同源产品融入干预方案,紧扣家庭教育焦虑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两大社会痛点,构建“筛查—干预—治疗”闭环模式。

14ab7bc92290dd87cfb753d5dc944721.jpg

中社(贵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玺、总经理石尧,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石杨滔滔、网络筹资部副部长陈禹吉参加了研讨会。

撰稿/摄影:陈禹吉
主编:金化冰
总编:张 煜

捐赠请点击进入:↓↓↓

博  爱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