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动态 > 媒体报道

贵州省红十字会“泳安计划”加强水域安全防护

发布时间:2025-07-24 16:03:36 作者:贵州日报 来源:贵州省红十字会官网

7月的遵义市红花岗区,酷热难耐,二道河东欣彩虹城段,数十名大人小孩正在水中嬉笑玩闹。同时,一场无声的守护行动正在悄然展开:10名红十字志愿者身着醒目的红色马甲,沿着河岸仔细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角落。这些志愿者是“百日巡河”活动的参与者,而这一活动,正是贵州省“泳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泳安计划’不仅是在重点水域投放救生设施设备,还会组织志愿者开展巡河、应急救援演练、应急救护培训和科普宣传。”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泳安计划”被写入贵州省红十字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和《贵州省红十字事业2024—2028年发展规划》。

“泳安计划”的诞生,缘于遵义市红十字虎鹰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的一次次溺水打捞任务。2023年,遵义市红十字会创新推出了“泳安计划”项目,旨在从根源上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为民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自“泳安计划”实施以来,遵义市红十字会累计向该市公开水域投放了2469套救生设备。这些救生圈被科学放置在民众过往较多的沿河道路、护栏等醒目位置,部分救生设备在夜间还能反光,确保紧急时刻能够被迅速取用。

据统计,截至2025年7月1日,遵义市已成功施救36人。遵义市公安局汇川区分局洗马路派出所辖区河道长感慨地说:“在‘泳安计划’实施前,每个月接处警工作都会遇到群众落水求助的报警。实施后,河岸两边增设的救生圈和救生绳,对落水群众的救援起到了关键作用,大大提高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救援成功率。”市民李成喜也对该计划赞不绝口:“红十字会和有关部门一起,在河流旁设置的救援器材和温馨提示,保障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非常有意义。”

为了进一步织密水域安全防护网,遵义市红十字会还组织志愿者在公开水域开展防溺水巡护,同时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和公众水域安全知识普及活动。让单纯的救援转变为预防与救援并重,这一理念的转变,让更多人学会了自救互救技能,也让志愿者深刻认识到“防住了才更重要”。

随着“泳安计划”在遵义取得成功,该计划在全省范围内也开始大力推广,各地结合实际需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为生命系上“安全绳”。

安顺市西秀区聚焦热门景点虹山湖,在游客密集的栈道、河岸投放救生设备和提示牌,为景区安全“加码”;贵阳市观山湖区在危险水域投放了144套救生设施、设置136块提示牌,并成立红十字龙韵救援队开展巡湖、应急救护培训;铜仁市红十字会把重点放在未成年人身上,联合团市委走进小学,开展防溺水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

如今,“泳安计划”正如同一颗颗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水域边,鲜艳的救生圈是“安全符号”,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是“温暖注脚”。他们用巡河的脚步、宣教的声音、救援的行动,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递着一个信念:对生命的守护,永远值得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