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街道慈善救助联盟启航, 共绘社会关爱新画卷
2025年4月25日,大面街道好日子社区会议室内彩旗飘扬、爱心涌动,“大面街道社会关爱援助中心慈善救助联盟”启动仪式在此盛大举行。大面街道民生服务办相关负责人、龙泉驿区社会关爱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各社区民政工作负责人、联盟企业代表、居民代表等38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温暖时刻。
联盟成立:聚力破局,织密救助“保障网”
在社会救助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当下,单一救助力量已难以满足困难群体的全方位需求。为有效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大面街道社会关爱援助中心在龙泉驿区民政局、大面街道指导下,发起成立“慈善救助联盟”。该联盟汇聚了辖区内14家爱心企业、专业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队伍,涵盖了医疗、教育、心理、就业等多个领域,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慈善救助网络。
启动仪式上,大面街道民生服务办负责人陈云华致辞并强调:让民生服务从“保基本”迈向“暖人心”,真正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温暖共同体。他呼吁联盟成员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常态化运作、坚持创新化服务、坚持全民化参与。
慈善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和谐。联盟的成立将打破以往救助工作中信息不畅、资源分散的壁垒,实现各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可持续的救助服务,让每一位身处困境的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联盟授牌:携手同行,共筑爱心“同心圆”
活动现场,庄重的授牌仪式将气氛推向高潮。大面街道民生服务办负责人陈云华为首批加入联盟的成员单位逐一授牌。一块块沉甸甸的牌匾,不仅是对各成员单位热心公益、回馈社会的高度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践诺于行,组建联盟社区与企业的声音同样铿锵有力。大面街道五星社区两委社区民政工作负责人王瑜明在发言中,提到了五星社区困难群体情况,困难群体呈现的特点,社区如何联动辖区企业对困难群体进行帮扶的案例等,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启发。发挥优势资源,困难群体帮扶助力。联盟企业代表成都经开区人才生态园负责人冯靖淞老师结合生态园情况,提出后期将发挥生态园场地、专业、平台、人才优势为辖区困难群体提供帮扶支持。
公约签署:立规明矩,凝聚行动“向心力”
为确保联盟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启动仪式上,全体成员单位共同签署了《大面街道社会关爱援助中心慈善救助联盟公约》。公约明确了联盟的宗旨、目标、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救助工作的基本原则、流程和监督机制等内容。
公约强调,联盟成员单位应秉持“自愿、平等、互助、共赢”的原则,加强沟通协作,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救助和救助盲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确保救助资金和物资的合理使用、公开透明;尊重困难群众的尊严和隐私,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救助服务。
未来展望:砥砺奋进,打造救助“新标杆”
展望未来,大面街道社会关爱援助中心慈善救助联盟将围绕“精准救助、高效服务”的目标,持续发力,努力打造成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慈善救助品牌。
一方面,联盟将建立健全困难群众需求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定期走访、信息共享等方式,及时掌握困难群体的实际需求,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救助。另一方面,将加强与其他地区慈善组织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救助能力。同时,还将加大慈善宣传力度,弘扬慈善文化,营造“人人可慈善、人人皆慈善”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慈善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启动仪式的圆满结束,大面街道社会关爱援助中心慈善救助联盟正式踏上征程。相信在联盟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大面街道的慈善救助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构建和谐社会、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