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动态 > 博爱故事

57岁桂林女子逝后捐献遗体和眼角膜 一家三口共谱爱的赞歌

发布时间:2025-02-19 16:22:30 作者:周子琪 夏庆伟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官网

在生命到达终点时,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家住广西桂林的李菊秀给出了她的答案——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给需要的人带去希望和帮助。

更令人动容的是,李菊秀的丈夫和女儿已经在数年前不约而同地登记成为遗体捐赠志愿者。

乐观的她走完了人生旅程

李菊秀今年57岁,她的生活简单且质朴,从单位退休之后,她的日常更是以家人为中心,是一家人最温暖的依靠。她的丈夫宾桂林回忆起妻子时,脸上流露出不舍,“她是一个特别善良和乐观的人,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哪怕是病重的时候,我怎么也没想到她这么快就离开了。”

2023年10月,李菊秀感到腹部强烈不适,于是前往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对这家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宾桂林说,当时医生告诉他,妻子得了胆囊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生命可能只剩下半年多的时间了。

在丈夫和女儿的陪伴下,李菊秀进行了40余次的放疗和化疗。“妈妈好像没有畏惧过死亡,就算是身体难受的时候也很少流露出负面情绪。”女儿宾李说:“有时妈妈还会安慰我说‘不要难过,如果病能治好我们就治,如果治不好也要接受现实’。”

在这样的好心态下,李菊秀的状态一直不错,能吃能喝,癌细胞也得到了控制。

不久前,李菊秀突发胃出血,经过医院全力救治无效,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7岁。

家人帮她完成“最后心愿”

就在一个月前,李菊秀在病床上跟宾李说了一个自己的心愿:“女啊,如果我不在了,我想捐献遗体和眼角膜。”

“人火化了就成了灰,没有别的用处,但是捐献遗体或器官就能帮助有需要的人,或是有更大的用处。”宾桂林和宾李都认为,捐献遗体是生命的延续,也是爱的传递。所以听到母亲的想法时,宾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她知道母亲这样做也是想让生命拥有更重要的意义。

李菊秀去世后,悲痛万分的宾桂林向桂林市红十字会提出了妻子生前的意愿,将遗体后眼角膜捐献出去。几天后,宾桂林在市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确认登记表。

目前,李菊秀的眼角膜已经运回南宁爱尔眼库,不久后可以为两名患者带去光明的希望。李菊秀的遗体已经被桂林医学院接收,之后她将作为“大体老师”为医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最后的余温。

“虽然妈妈已经离开,但她的精神从未离开。”宾李说,自己的名字是母亲起的,由父亲和母亲的姓氏组成的,现在每每想到母亲,她总是用温柔的力量鼓励着自己要乐观、坚强、开朗,“平时一直笑容满面的她可能也不想看到我们总是伤心流泪,我们也要向她学习,用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的人生。”

一家三口都是遗体捐献志愿者

李菊秀做出捐献遗体和器官这样的决定,她的家人并不意外,因为李菊秀的丈夫宾桂林同样是一个善良、热心、有大爱的人。

宾桂林是一名退伍军人、共产党员,也是社区里的优秀志愿者。2008年开始,他还加入了桂林市红十字会,多年来一直活跃在红十字志愿服务第一线,为有需要的人献血,是大家眼中的“热血英雄”。2018年,宾桂林不仅成为桂林市首届最美献血者之一,还两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与此同时,他也早已签下了遗体捐献志愿书。

宾桂林这样无私的精神一直感染着妻子和女儿。宾李说,她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已经登记成为了遗体捐赠志愿者,她在登记之前,并没有跟家人商量,因为她知道,父母肯定都支持自己的决定。

“李菊秀的生命之旅看似已经结束,但其实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着她的生命。”桂林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夏庆伟介绍,李菊秀是今年第17例遗体捐献者,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遗体捐献138例。近年来,桂林市红十字会不断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全市累计遗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有1.7万余人。